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中韩儒家经典研究论坛(2025)8月8日在山东曲阜召开,来自釜山大学、首尔大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山东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论语》传承与教育价值,探讨经典文本的现代诠释,深化中韩学界对儒家经典的创新性诠释,推动东亚文明交流互鉴。
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孔德立主持开幕式时指出,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不仅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气质,更对整个东亚文化圈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历史影响。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共享儒家文化的精神血脉,要在历史脉络中,探寻经典文本对中韩两国的历史和现代意义。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朱瑞显在致辞时表示,本次论坛聚焦《论语》等经典,不仅是文本解读的学术对话,更是文明基因的深度解码。“期待中韩学者能从‘仁学’体系出发,探讨东亚伦理与全球治理的融合路径;能以‘礼治’思想为镜,反思现代社会的秩序重构;能借‘中庸’智慧,寻求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的有机平衡。”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以《<为政>居次:儒家治道中“方向”的实践智慧》为题进行演讲,剖析了《论语》的结构深意,指出紧随《学而》篇之后的《为政》篇,蕴含着儒家思想从个人修养通向社会治理的核心智慧。他认为,方向的正确性是人生与治理的首要前提。“在当代社会,重新认识并汲取这份关于‘正方向’的古老智慧,对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