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为响应“向地球深部进军”和“数字中国”建设号召,加快深部岩石工程的数字化转型,促进我国数字岩石力学科研成果和装备技术交流,2023年11月18日,由中国煤科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和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中国煤科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深地科学院承办的首届“青年沟路5号论坛”暨2023数字岩石力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全总监商登莹、中国矿山安全学会会长桂来保、中国煤炭学会会长刘峰、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见中出席本次会议并致辞,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执行董事、总经理王海军致欢迎辞并主持开幕式及发布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康红普、王双明、王国法、张来斌、葛世荣,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张遂安,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董勤喜,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全基础司司长孙庆国、中国煤炭城市发展联合促进会书记王端武、中国矿山安全学会副会长郑行周、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潘一山及来自企业和国内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据介绍,我国煤炭以井工开采为主,随着煤炭开采等地下工程深度的不断增加,依靠传统岩石力学理论和工程经验来指导地下工程生产建设的模式已遭遇瓶颈。为了解决上述难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提出了数字岩石力学这一研究方向,通过将海量数据与岩石力学知识相结合,发挥其融合的力量支持地下工程数字化转型。经三年研发攻关,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研发团队开发了能够兼容岩石力学基础研究、冲击地压工程防控、矿山数字化赋能等多个场景的数字岩石力学与工程系列化产品。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于1957年在青年沟路5号正式建院,自成立以来,先后主导了我国历次煤炭工业技术革命。青年沟路5号见证了我国煤炭工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难起步,在改革开放后的转型提效,在步入新世纪后的高速发展。“青年沟路5号论坛”的举办,旨在发挥煤科总院主导煤炭工业技术革命的“国家队”使命和责任,促进岩石力学和数字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分享机器学习、数值计算、数字化装备在工程实践中的创新应用,激活深地工程数字化潜能,助推深地工程高质量发展,切实赋能深地工程的智能化未来。
在发布会和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彭苏萍、康红普、王国法,董勤喜院士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岩石力学理论、使命及愿景与技术实现、精细地质构造探测、大尺寸工业CT技术与应用、煤矿冲击地压预警与防治、煤矿透明矿山地质技术、煤炭智能化建设、煤矿复合动力灾害、岩石破裂模拟等作了专题报告。煤科总院深地科学院学术带头人李海涛研究员发布了数字岩石力学开放平台、大尺度高精度CT等能够兼容岩石力学基础研究、冲击地压工程防控、岩土工程数字化赋能等多场景的数字岩石力学产品体系。这些系列化产品的发布,将有助于扎实推动数字岩石力学的高质量发展,赋能深地工程的智能化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