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从6月23日起,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苦苦煎熬了许久的考生们总算可以卸下心理负担。不管最终考得怎么样,都努力过了,于是网上出现了一堆“高考后现象”:打游戏、吃喝、准备旅行……其实,古代考生考完试的生活也一样丰富多彩。
玩到极致“一日看尽长安花”
在走出考场后,唐代考生首选放松活动当是“本地自助游”,这是因为大唐的长安城(今陕西西安)非常繁华,不管哪个阶层的人,都能在长安城里玩个痛快。考生们可以在长安城游览名胜古迹,或是去酒肆喝喝小酒,还可以到私人宅院去做客。
单是游览名胜古迹这件事,唐代考生就玩到了极致。与现代人一样,唐代考生也会做个攻略,长安城的“网红景点”莫过于东南风景区,即北至青龙寺,南至芙蓉园,西至慈恩寺、杏园,东至外郭城城墙。这条路线包含了多个网红景点,不仅环境清幽雅静,花卉古树奇多,而且还是雁塔题名、杏园探花、月灯打球、曲江宴会等科举宴集的举办地。徐夤、郑谷、杨知至、白居易等在长安城考试的时候,都曾到此处打卡游玩,自然是人气爆棚。
说起“雁塔题名”,这个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的活动,实际操作是新进士在慈恩寺游玩之时,在雁塔壁上题名,跟写“XXX到此一游”类似,在唐宋时期,算是文人墨客的风流韵事。据载,雁塔题名的起源是在唐中宗神龙年间,新进士张莒游览慈恩寺时,一时兴起,就把自己的名字题在了大雁塔下。这个举动一出,考生们心想:“还是他会玩,我们也要!”于是效仿的考生越来越多,尤其是新科进士,若是能在雁塔上题名,那绝对是莫大的荣耀。当然字写得丑也没关系,古代考生还会专门推荐一个字写得好看的人将他们的姓名、籍贯以及及第时间,都写在雁塔的墙壁上。
关于雁塔题名,还有个趣事。在贞元九年(793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三十二人同登科第,一起题名于慈恩寺塔,柳宗元起草,谈元茂秉笔。进士们写“XXX到此一游”也是有规矩的,须在名字前加缀族望,榜中有个人叫幸南容,大概比较社恐,没人知道他的底细,而他又临时离开了题名现场。这个时候,柳宗元笃定地说道:“幸君是东海人。”谈元茂心想这写上去了就不能涂改了,于是问柳宗元为何如此断定,柳宗元又道:“东海之大,无所不容。”等幸南容赶回来,大家都来问他的族望,果然被柳宗元猜中了,他是渤海人。可见这题名也有一定的格式与讲究。当然,上述行为在现代可是要被罚款的,因为这种行为缺乏社会公德。